烈日炙烤着福建舰的甲板,电磁弹射滑块的金属撞击声突然炸响。
一架歼15T如同离弦之箭被瞬间推向天际,尾焰湛蓝的海面上划白痕。
甲板边缘的观测员老张差点被气浪掀翻帽子,他死死抓住栏杆,目光却不自觉地瞟向停机区那个庞然大物——空警600正静静地等待着它的首秀。
这架背负着巨型雷达罩的预警机可算是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等到了这一天。
当年辽宁舰上那些直18Y预警直升机跟它比起来,简直就像是老花镜遇上望远镜。
那些年飞行员们私下都管直18Y叫"近视眼",150公里的探测距离在茫茫大海上就跟摸黑打靶差不多。现在可好,空警600上这套氮化镓雷达,500公里外连海鸥飞过的影子都看得清清楚楚。
甲板下传来技术员的吆喝声:"慢点慢点,这玩意儿金贵着呢!"空警600被缓缓推上弹射器,地勤们紧张兮兮地围在旁边做最后检查。这架预警机的机翼折叠设计相当巧妙,比美军同款的E2D还要省下不少空间。有个年轻的地勤小声嘀咕:"这不就跟家里买的折叠自行车一个道理嘛,能省地方就省地方。"
电磁弹射控制室里,操作员老陈的手指在键盘上飞快敲打。这套中压直流系统可是宝贝疙瘩,弹射一次耗电才40度,够省。"知道美国佬的福特号弹射一次要多少电吗?"老陈跟徒弟显摆,"够咱们这儿弹射三回的!"更绝的是这套系统还能自动调节力度,弹重型战机和轻型无人机都能拿捏得恰到好处,不像美国那边动不动就把无人机弹散架。
塔台里的指挥员拿起话筒:"空警600,准备。"甲板上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都屏住呼吸。随着一阵刺耳的电流声,这架体型巨大的预警机竟然像纸飞机一样轻巧地滑了出去,转眼间就消失在云层中。
太平洋另一边的美军基地里,情报官们盯着卫星图像直挠头。他们怎么也想不明白,中国人是怎么在这么短时间内搞定电磁弹射和固定翼预警机这两大难题的。要知道美军折腾了十几年才勉强让福特号形成战斗力,可眼前这艘福建舰从下水到形成战力就跟开了挂似的。
空警600上,雷达操作员小李正盯着屏幕上的密密麻麻的光点。这套三面相控阵雷达确实厉害,两百多个目标同时锁定就跟玩儿似的。他想起教官说过,当年要完成同样的任务得靠三架预警机配合才行。"这玩意儿要早点装备,当年南海那会儿咱们也不至于那么被动。"旁边的老战友感慨道。
飞行员小王戴着特制的降噪耳机,可还是能听见发动机的轰鸣声。他心里盘算着,这次六个小时的巡航任务足够把东海转个遍。以前开直升机预警机的时候,三个小时就得赶着返航,跟赶集似的。"现在好了,想咋飞就咋飞,就跟换了辆续航无敌的新能源车一样。"
福建舰的甲板从来就没这么热闹过。这边刚弹射完空警600,那边三条电磁弹射轨道已经开始准备下一波次。"知道咱这效率多恐怖不?"弹药官老刘跟新兵蛋子比划,"一个钟头能整出去六十架次,够敌人喝一壶的。"
夜幕降临,空警600返航时甲板上早已亮起导航灯。飞行员小心翼翼地操纵着这个大家伙,虽然机上有最先进的着舰引导系统,但这么大的固定翼飞机要在航母上降落还是让他手心直冒汗。当轮胎稳稳地抓住甲板的那一刻,整个舰岛都爆发出一阵欢呼声。
食堂里,炊事班特意加了几个硬菜。电工班的小伙子们还在争论电磁弹射到底省了多少电,有个机灵的拿出手机计算器:"按照这个效率,咱们一艘舰顶美军三艘,这不就是妥妥的性价比之王嘛!"
舰长室里,首长翻看着今天的训练报告,嘴角不自觉地上扬。他想起二十年前第一次登上辽宁舰时的场景,那会儿连个像样的舰载机都没有。现在可好,从预警机到电子战机一应俱全,更别提还在研发中的下一代隐身舰载机。"慢工出细活啊,"他自言自语道,"咱们这是下了盘大棋。"
外头的甲板上,地勤们已经开始准备第二天的飞行任务。星光下,刚刚经历一天起降的电磁弹射轨道泛着冷光。谁也不知道明天这艘钢铁巨兽又会创造怎样的奇迹,但每个人都清楚,中国航母的故事才刚刚翻开新的一页。
这篇文章想让大家都营造出积极向上又健康的网络环境,绝对不能有那种低俗的东西或者不好的信息。要是谁侵犯了别人的权益,就得赶紧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把事情处理好。
配配查-股票开户配资-配资门户导航-配资炒股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