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俄军敢死突击队的迅速突围,俄罗斯的11万大军已经压到前线,乌克兰军队那边的叫苦声不断。2025年8月13日到的消息,乌克兰总参谋部回应了红军城北翼崩溃的情况,说:“俄罗斯军队在红军方向总共有11万兵力,进攻乌军防线的主要是一些小股俄军敢死队,战局还算可以掌控。”不过,从目前的战况看,乌克兰前线的抱怨也说不过去,因为俄军敢死突击队已經深入到很深的地方,甚至让俄军的机械化部队都成功压上去了,乌克兰的兵力调动根本无法压制住敢死队,更别说控制俄军大部压境的局势了。俄军这一波左勾拳打得挺猛,然后再来个右勾拳,绕到乌克兰顿巴斯防线后头,对乌军形成包围反击,俄军的战术安排,真是厉害。
由于红军城北部突然陷入溃退,俄军敢死突击队连续72小时猛攻不止,乌克兰前线的官兵们都惊呼局势快失控了。目前可以确认的是,波克罗夫斯克、米尔诺哈德地区已被俄军包围,康斯坦丁尼夫卡也几乎被困,俄军正在向克拉马托尔斯克和德鲁日基夫卡发动突袭。在波克罗夫斯克和康斯坦丁尼夫卡之间的线附近,乌克兰的局势真是一团糟。据乌方说,这次乌克兰武装部队兵溃,主要原因就是兵源实在太少,俄罗斯敢死突击队已经进入多布罗皮利亚的郊区,要是顺利的话,后续俄军就会紧跟而至,整个城市很快就会被俄军占领了。
乌克兰军队的防线一下子就垮了,红军城那边突然发起血腥突围,局势变得非常紧张。
2025年8月的顿巴斯前线,一场足以扭转战局的惨败正在酝酿。在俄军敢死队不断冲击下,红军城(波克罗夫斯克)那边的乌军防线就像被蚕食掉的堤坝,瞬间崩塌。这场灾难的起因,跟俄军巧妙利用地下空间有关——他们像鼹鼠似的钻入废弃的煤矿竖井和输水管道,悄悄布下秘密通道。据俄罗斯国防部讲,7月31日到8月2日这三天,有超过15个敢死队通过地下隧道散布到红军城北区,其中有个50人的突击队甚至摸到了乌军第155机械旅指挥部后窗。
乌军的防线在兵员短缺的问题面前变得越发脆弱。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司令瑟尔斯基早就透露,前线缺兵严重,不得已得从后勤和维修部门抽调人员来充数,导致许多专业技术岗位出现空缺。这种“以身殉职”的办法,结果就是,当俄军敢死队从地下突袭时,乌克兰的反坦克导弹小组和无人机操控者,居然有半数是临时拼凑的“新手”。在波克罗夫斯克东郊的炼油厂攻防战里,乌军第63独立机械化旅的士兵们只好用步枪和燃烧瓶跟俄军的T-90M坦克死磕,结果最终被俄空天军投下的FAB-3000巨型滑翔炸弹炸得粉碎。这玩意儿重达3吨,落地时的冲击波堪比小型地震,整个建筑都被掀翻了底下。
更致命的打击来自空中。俄军在恰索夫亚尔市的制高点安置了“哨所”无人机中继站,把红军城周边30公里的战场情况掌握得一清二楚。乌军想要从康斯坦丁尼夫卡方向调动预备队,俄“柳叶刀”巡飞弹就像雨点砸下来,光8月3日一天,就击毁了23辆美制M113装甲车和17辆油罐车。前线的士兵在无线电中绝望地喊:“他们知道我们每一辆卡车的位置!”这种场上的透明感,压得乌军的抵抗意志差点崩溃了。
俄军战术揭秘:敢死队的胆识配上钢铁洪流,真是致命组合啊!
这次俄军攻势的关键亮点就是把特种作战和常规部队紧密结合起来。敢死突击队就像手术刀一样,配备了单兵无人机、温压火箭筒和加密通讯设备,专门冲击乌军的指挥要点和防空系统。比方说在恰索夫亚尔战役里,俄军突击队藏在废弃的天然气管道里,悄悄 infiltrate 到乌军西区的指挥部,用磁性炸弹搞瘫了全部通讯网络,结果乌军第93机械化旅一下子被切成块,失了指挥,整个队伍就被包围了。这套“斩首”战术,配合地面炮火的“外科手术式打击”,让乌军的防御立马搞得一团糟。
让乌军彻底绝望的,可就得数俄军机械化部队追击的速度了。当敢死队打出缺口后,俄东部集团军的T-72B3坦克车队以每小时50公里的速度快速突入纵深,最前面那一支甚至在72小时内推进了80公里,直逼克拉马托尔斯克市的东郊。这套“左勾拳+右勾拳”的作战套路,实际上是俄军对二战时“大纵深作战”思路的现代升级——先派特种兵制造乱局,然后用装甲群雄发力扩大成果,最后用远程火箭炮严密封锁乌军的退路。在米尔诺哈德地区,俄军第98近卫空降师的伞兵们坐上BMD-4M伞兵战车,从乌军防线的侧后方空降下来,将波克罗夫斯克守军的补给线切得干干净净的。
得提一句,这次俄军用的“模块化作战单元”可是首次大规模亮相。每个单元包括一个坦克连、两排机械化步兵和一支无人机小队,具备单兵作战和快速反应的实力。这种编制让俄军在冲破防线后,能迅速拼凑出好几个“战斗支点”,就像钉子一样插进乌军的防御网。在康斯坦丁尼夫卡南郊的激战中,俄军的一支模块化部队就靠着三辆坦克和十二辆装甲车,硬挺住了乌军三营的猛攻,直到后续部队赶到包夹为止。
战场动荡不安:兵员短缺引发的连锁反应以及国际角逐的复杂局势
红军城的失守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倒下去,带来了一连串的连锁反应。波克罗夫斯克-康斯坦丁尼夫卡防线一倒,顿巴斯地区的乌军主力立刻陷入了三面包围的窘境。更糟糕的是,俄军已把该地区的煤炭资源全都拿下——单单红军城周围的煤矿就储存了500万吨优质焦煤,对于靠冶金工业过活、支撑战争的乌克兰来说,简直是被掐住了咽喉似的。为了阻止俄军继续南进,乌军只得从赫尔松和扎波罗热调兵调将,可这就空出了南线的漏洞,给俄军的“右勾拳”战术制造了条件。
国际棋局的天平现在正逐渐偏向俄方。就在乌军前线形势越来越紧的时候,传来消息,说8月15日,美俄两国元首会在阿拉斯加碰面。虽然白宫方面一直说这不过是个“倾听练习”,但此前特朗普政府派出去的特使威特科夫,已经和普京曾经有过长达3个小时的秘密会谈,两边就停火的条件也交换了看法。
面对这种外交走向,其实暗藏着美国内部对援乌多年造成厌倦的情绪——最新的民调显示,支持持续向乌提供军事支持的选民只有38%,这让特朗普政府不得不考虑一个相对“体面”的退出方式。另一方面,俄罗斯也在利用能源控制权增强谈判筹码:恰索夫亚尔被攻占后,俄军的远程火箭炮可以直接威胁到顿巴斯地区的天然气输送枢纽,一旦断供,乌克兰在冬季的供暖就可能陷入严重短缺,情况相当危急。
对乌克兰来说,这场危机暴露了他们的战争潜力到底能撑到啥程度。当泽连斯基在电视里呼吁“全民皆兵”的时候,基辅街上的征兵站却冷冷清清——连续三年打仗,导致国家失去了超过150万青壮年劳动力。在利沃夫的军事医院里,受伤的士兵们私下聊着:“现在就连中学老师都被叫去挖战壕了。”这种人力荒的情况,和俄军源源不断动员的能力形成了鲜明对比——据俄媒说,光2025年前半年的时间,就有超过25万预备役人选完成训练,赶赴前线去了。
这场战事的走向,也许在接下来几周就能看个大概。如果俄军顺利攻占克拉马托尔斯克,顿巴斯地区的乌军主力就可能被彻底包围;要乌克兰想翻盘,不只是得让西方赶快提供F-16战斗机和ATACMS导弹,还得奇迹般地解决兵源问题。不过,像战场上弥漫的硝烟一样,未来的局势依旧扑朔迷离——唯一能确定的,便是红军城的陷落,已经在俄乌战争的历史上划下了难以抹去的伤痕。
配配查-股票开户配资-配资门户导航-配资炒股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